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记录的异化——“景观社会”中的真实和记录 | 中青报道

中大青年 中大青年 2022-06-11


中青记者 | 邓乐正 胡纯一 

责任编辑 | 窦承慧


“热咖啡”与“冷饼干”:镜头前后的真实 


(图源:Cookie拍摄的vlog的其中一幕)

倒定量的棕色咖啡豆到小木勺里,然后放入金色的手磨咖啡筒,盖上带圆柄的盖子,“咔咔咔”地转动碾磨。透明的咖啡壶里晃荡着醇黑的咖啡,被热气腾腾地倒入放在实木桌子上的黑白陶瓷杯,用筷子挑出黏黏的烤棉花糖,再放上一块小小的明治巧克力,最后,把一个木勺倾斜着摆放在杯旁……

这个画面来自vlogger(视频日志拍摄者)Cookie最新的一支vlog,这支vlog的主题是展现她早餐的饮品。为了拍摄制作饮品的过程,Cookie比平时提早了一个小时起床,设置四个拍摄机位,清理、摆放好所有的用具和材料,但事实上,她真正的早餐是一包昨天的趣多多软饼。

Cookie是视频网站bilibili的一位“up主”,她主要拍摄、上传的是个人的daily  vlog(日常视频日志)。作为她的老粉丝,我们很幸运能够与她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交谈的过程中,她身上鲜有视频里由轻软的甜食和哑光的滤镜所营造的温暖感,更多的是背负任务的烦躁和内容创作的焦虑。

Cookie是出于“新奇感”开始尝试拍摄vlog。“最早是在一些我关注的博主博客里看到他们拍的vlog,那时候画质什么的都还不是很好,但是很新奇、很真实,我觉得以这样一种形式去记录我的生活很有意义,然后就也想拍了。”她的第一支vlog记录了和家人去沙滩玩耍的经历,vlog中还展示了她搭的一个很简陋的沙质小屋。

她形容这支vlog完全没有什么角度和美感可言,也没有画外音和写好的文案,只有她时不时的傻笑和家人的交谈,完全不懂剪辑的她当时大大咧咧地把整整两个小时的视频直接作为vlog上传,其中有整整十分钟观众只能看到她沾满了沙子的脚底,因为她不小心挡住了相机的镜头。

“只是很自然地想分享而已,对观众数量没有追求。”谈及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把视频上传到网上,Cookie的回答简单而直接。在不断拍摄、剪辑的过程中,Cookie认为自己“更专业,懂更多的东西了”。机位、构图、色彩搭配……她直言早期的vlog“太粗糙了,也没有什么价值”,而现在的作品则精致、美观,也受欢迎得多。然而,Cookie拍vlog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她的生活。“现在看的人多了,我能接广告赚钱,挺好的,而且也可以借拍视频的名义去做一些以前不会做的事情。说白了,(拍vlog)是一个职业,所以把视频拍好是一种敬业。”

但她决定提前结束这份“职业”。“挺累的。剪辑,写文案,拍素材什么的,这些都很麻烦,而且现在有点不喜欢(呆在)镜头前面了,你要一直绷着,毕竟总不能给观众黑脸吧。”她有些无奈。

Cookie是当今“vlogger”这一庞大群体的一个缩影。在对Cookie的采访过程中,她同时提到了vlogger的现状——关于粉丝、商业、流量、广告……在平均时长不到十分钟的vlog背后,有着一个庞大,运转有序而严密的资本逻辑和商业世界。

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采用vlog这样的记录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这个时代,并将这种记录通过互联网进行展示和传播。艾媒研究报告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vlogger群体们正在愈发壮大,资本也早早地进场布局,一个围绕着vlog的商业帝国正在不断被构建。


(图源:艾媒咨询)


随着资本的席卷,vlog这个名词早已被泛化,产生诸多的变体和延伸。然而,追本溯源,vlog究竟是什么呢?

vlog,即视频博客(video Blog),是指记录性和人格化较强的视频,制作者多以自己为主角记录,再经过剪辑、配乐和适当字幕,制作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视频日记。究其本质,我们可以把vlog理解为一种以拍摄视频进行记录的方式或途径。
 

 从私密到公开:文字记录的异化


在vlog产生并广为使用前,文字是大部分人记录生活的主要方式。最传统的文字记录形式便是“日记”。作为一种记叙类文体,日记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带有极强的随意性和个人性。相较于互联网时代在公开平台发布并能迅速获得反馈的vlog而言,日记的私密性更强,交互性更弱。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日记是一种私密的、自我的直接表达,一般情况下,它的作者和读者是唯一的。当然,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日记的公开程度。然而,由于日记这一载体本身的特殊性,大部分人并不会选择公开自己的“私密心事”。

但也有例外。当日记成为研究的特殊材料时,“公开”成为了一种近乎被动的选择,这种选择无疑会对日记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名人的日记往往会被作为史料进行研究,在与日记记录的年代相隔一段时间,或是记录者本人去世后,这些日记会被公开。当互联网与新媒体尚未发展得如此欣欣向荣时,写日记几乎是大多数人的习惯。当名人们写日记(尤其是未成名前)时,他们并不知道日后这些文字将面临公开的命运,这也导致一些人们认知中的严肃人物的形象在日记中得到有趣的“颠覆”。在出版仍在世的名人的日记时,有些日记的写作者也会大度地允许这种“颠覆”被公开。

然而,当出版日记成为一种“潮流”,许多被认为已经创造了丰功伟绩但尚未在史书上成为“定论”的名人,则会选择主动在这些可能流传千古的日记中记录一些“更有价值”,或者“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内容,这种主动的选择使日记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会对原有的记录内容进行取舍。

胡适曾与美国的韦莲司小姐有一段浓烈的情感生活,其日记中对此事却极其谨慎,几乎是一笔带过。


(图源: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胡适留学日记》影印版的一页)


当作者意识到读者的存在,日记就容易失真,托尔斯泰的焦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托尔斯泰向索菲亚求婚成功后,他写道:“我不能为我自己一个人写日记了,我觉得,我相信,她将看到我的一切。”后来,当他的日记真的被偷看,他坦诚道:“那个本子里写的几乎全是谎言——虚伪,一想到她此刻就在我身后看我写的东西,或者她可能趁我不在时看我的东西,就减少了、破坏了我的真实性。”

从私密到公开,日记这一形式似乎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给记录者带来了心态的转变,心态的转变又投射到日记之中,日记的内容也产生了“歧变”(对“事物产生一种新的分化”这一现象的客观表述)。究其本源,这种变化来自记录的“表演性”和“真实性”权重的变化。

记录有着“表演性”和“真实性”两种特质。记录的基本原则即是真实,在vlog这一形式中,这种真实表现为记录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在“记录”这一过程中,受记录者的主观意愿影响,部分内容会被赋予一种“表演性”,即它们会被有选择地呈现,且这种呈现往往是较为夸张的。

这种“表演性”主要体现在记录内容的特殊性和记录者对于展现内容的取舍上:一般来说,记录的重点与基础应当是“真实性”,但当记录成为公开的过程,记录的异变便会随之而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公开记录与创作者和读者之间更强、更及时的交互性同时发生,记录的异变必然来得更为明显和迅速。

典型的例子是同样以文字作为基础的博客。博客为英文名“blog”的音译,正式名称为网络日记,它的诞生把纸面上的对日常生活的记录转移到了互联网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原本关于“记录”的坐标随着全民写博客的狂潮开始动摇,博客开始出现分化:它不再是个人生活的树洞,而是成为了一个舞台。博客的创作者们开始主动寻找受众,追求流量。

与此同时,资本也逐渐注意到了这块尚未开拓的“蓝海”,开始沿着一根根光缆集合。博客中开始出现商业营销类的博文,它们带来了大量令许多博主为之“眼红”的实际经济利益。

此时,原本单纯的记录开始变得无关紧要,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一些博主开始输出哗众取宠的价值观念,博文中甚至出现博客写作话术的传授,各类“标题党”,“鸡汤文”,“焦虑文”层出不穷。旨在记录的博客成为营销的手段,甚至成为公众人物用于构造“人设”的利器。

随着网络影响力爆发式地增长,对消息的传播、作者与读者的交互限制较大的博客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民群体的需求,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短,也更利于商业营销的微博——这显然更符合资本的口味,也更适合个人对于记录的实时要求。在微博这一平台上,“真实性”和“表演性”的失衡现象显得更为常见了。

vlog的创新探索:“留下来”和“走出去” 


对记录内容的取舍在vlog中体现得更加明显。Vlog这一通过视频记录生活的方式最早由美国的年轻人采用,其原初的目的是记录真实生活。

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内容多少是相似的,因此,在记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把“更出彩”的部分拼贴起来展现给观众,以求获得更好的反馈。因而单纯的对真实生活的记录很快不能满足vlogger(内在)、观众(外在)对内容的要求与好奇心,更多人进行了新的尝试:更新设备、选择新的拍摄方式……对记录方法进行革新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一种方式。

对于具有“短平快”这一特点的vlog而言,内容上的创新才是更为重要的部分。这种创新大约分为两类,一是缩小、精简内容,把镜头固定在一个方面,层层深挖;二是扩大、走出原有的“生活圈”,在有限的时间内,带着观众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内容创新无疑能为vlog和vlogger带来更高的关注度,获得更多、更快也许是更好的反馈。然而,当对真实的记录成为了对部分真实的放大,剪辑这一手段成为带有“表演性”的、回应观众反馈的推手;当打破真实生活的体验成为一种新的记录模式,vlog最原始的目的是否还有意义?

对于一部分被vlog推上流量巅峰的创作者而言,他们选择完全投入拍摄vlog之中,以此(流量等)获得经济来源。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他们对vlog的设计性越来越强。有时候,vlog的拍摄甚至潜移默化为一种习惯,对vlogger自身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对另一位活跃在bilibili和微博上的vlogger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她最早微博上发布的vlog只是简单的对“有意思的普通活动”的记录,例如喝奶茶,逛商场,逛景点……通过观众的留言反馈和后台展示的播放量和点赞量,她发现,自己拼积木、拼装小玩具的视频尤为受到欢迎。由此,她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各类视频的比重,拼装视频的占比越来越大。她甚至选择放弃了记录其他日常的行为,专门购买相关的高难度玩具、积木等进行拼装以拍摄相关类型的vlog。随着vlog的不断拍摄,她成为了一名专职的玩具拼装vlogger。

原本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而拍摄并上传vlog的vlogger却为这种记录所改变,即记录这一形式反作用于记录者本身,使记录者无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便是一个典型的记录的异化过程。

我们不禁想追问,如果她最初不选择以一种vlog这样一种公开的形式来记录她的生活,她的未来是否会与现在大相径庭?

景观社会的追问:真实何为?


(图源:1967年第一版《景观社会》封面
观众佩戴刚发明不久的3D眼镜观影)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在1967年出版了《景观社会》一书,他在其中论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堆积,处处都能看到有意识的表演、作秀,被展现出来的景观、可视的景观及其建构起的视觉体制(Scopic Regime)正不断将我们吞噬,新闻、宣传、娱乐、广告等制造了大量非本真性的需求,我们在景观的引导下进入一种新的异化状态。”

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下,商品成为景观社会的主要元素,光影梦幻的商品世界是景观集聚的表现,个人通过商品化的过程将自己打造成了景观,因此重要的是一种身份标签带给他人的形象,而不是身份背后的意义和责任。通过这种表象的置换,景观实现了对真实的再加工,并在真实事件与表象之间制造了分离,我们享受着景观带来的丰富与欢愉,个体的价值被潜移默化地移至虚浮的表面,服从着景观逻辑的支配。

记录的异化无疑是只是这个景观社会的一个注脚,记录建构在真实之上,可“在被真正颠倒的世界中,真实只是虚假的某个时刻。”正如前面所说的,笔者的vlogger朋友前后两种生活都是真实,可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的真实呢?当真实都无法判定,那建立在它之上的记录又怎么可能站稳呢?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记录的形式vlog,blog等被景观逻辑所支配,真实因而产生了失真,这是一个类似莫比乌斯环的死结。

当一个vlog成为需要脚本、设计的视频,它还能够被称为vlog吗?

参考文献:

张昕.Vlog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从视觉说服视角[J].青年记者,2018(17):98-99.

杨国良.从《胡适留学日记》看胡韦之恋[J].中文自学指导,2005(05):36-39.


本文系中山大学中大青年传媒原创作品

版权归中大青年微信公众号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神曲”威力大:今天你被“洗脑”了吗? | 中青报道

“茶余饭后”干点啥?中大学子的课余生活 | 万象



今日小编:黄绮婷、谢隽姝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艾媒咨询、《景观社会》、
《胡适留学日记》、百度
初审:郑梦婕
审核:刘洁予
审核发布:马明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